在职业卫生检测领域,能力验证是衡量实验室技术水平的“试金石”。它不仅是对检测人员专业能力的考核,更是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检验。然而,当任务期限紧迫、样本范围广、精度要求严苛时,这场验证便成了一场与时间较量的硬仗。
5月20日,安科高新院实验室收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下发的样本。这不是普通的能力验证,是今年的国家级能力检验。从快递签收到上传检测结果报告和实验记录,只有四天时间。四天内完成四组样本检测,数据精准率要求极高。但能力验证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资质,必须按时保质完成!拿到任务后实验室主任毕宁宁迅速分解任务:根据每个实验人员的特长精准分工,一场高强度、高精度的检测战役正式打响。
职业卫生能力验证的核心在于准确性,而标准曲线(标曲)和质量控制(QC)是确保数据可靠的关键。
01标曲制备,不容丝毫偏差
检测检验高级工程师苏伟波负责建立气相色谱法(GC)测定三氯乙烯的标准曲线。他需要配制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确保线性相关系数(R)≥0.999。然而,第一次标曲的R仅为0.997,未达要求。“重新配置”!苏高工咬牙说道。他仔细检查移液器的校准记录,重新清洗所有玻璃器皿,并严格控制实验室温湿度。经过三次重复实验,终于得到完美的R=0.9994。此时,已是晚上十点。
02质控样,全程监控数据可靠性
为确保检测过程稳定,质控样和考核样同时进行萃取、浓缩、净化。一遍遍的吸取待测液,硕士检测员王秋月目光如炬,指尖匠心,恨不得纳米级的操作注射进样上机操作。接下来紧盯色谱图,确保每个峰形正常,数据准确,直至晚上十一点多测得满意结果。
03最后一搏:数据复核与报告冲刺
数据审核人员逐条核对检测结果,发现异常立即复测。经过48小时紧张的工作,所有样品检测完成,但数据复核仍是一场硬仗。团队采用“三人交叉核对法”,确保每份报告零差错。